小尾寒羊品種特征
一、概述
小尾寒羊是中國乃至著名的肉裘兼用型綿羊品種,主要產于山東省的西南部地區,在羊業品種中小尾寒羊產量高、個頭大、效益佳,被定為名畜良種,被人們譽為中國“國寶”、“超級羊”及“高腿羊”品種。近年來全國各地大力發展小尾寒羊,其數量目前已達200萬只以上。小尾寒羊具有以下優點:
(一)早熟、多胎、多羔
小尾寒羊6月齡即可配種受胎,年產2胎,胎產2~6只,有時高達8只;平均產羔率每胎達266 %以上,每年產羔率達500 %以上。
(二)生長快、體格大、產肉多、肉質好
小尾寒羊養殖技術4月齡即可育肥出欄,年出欄率400 %以上;體重6月齡可達50千克,周歲時可達100千克,成年羊可達130~190千克。周歲育肥羊屠宰率55.6 %,凈肉率45.89 %。小尾寒羊肉質細嫩,肌間脂肪呈大理石紋狀,肥瘦適度,鮮美多汁,肥而不膩,鮮而不膻。而且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膽固醇含量低,富含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元素等。
(三)裘皮質量好
小尾寒羊4~6月齡羔皮,制革價值高,加工熟制后,板質薄,重量輕,質地堅韌,毛色潔白如玉,光澤柔和,花彎扭結緊密,花案清晰美觀。其制裘價值堪與中國著名的灘羊二毛皮相媲美,而皮張面積卻比灘羊二毛皮大得多。小尾寒羊1~6月齡羔皮,毛股花彎多,花穗美觀,是冬季御寒的佳品。成年羊皮面積大,質地堅韌,適于制革,一張成年公羊皮面積可達12 240~13 493平方厘米,相當于標準的2.48張特級皮面積。因此,制革價值很高,加工鞣制后,是制做各式皮衣、皮包等革制品及工業用皮的優質原料。
(四)遺傳性穩定
小尾寒羊遺傳性能穩定,高產后代能夠很好的繼承親本的生產潛力,品種特征保持明顯,尤其是小尾寒羊的多羔、多產特性能夠穩定遺傳。
(五)適應性強
小尾寒羊雖是蒙古羊系,但由于千百年來在魯西南地區已養成“舍飼圈養”的習慣,因此日曬、雨淋、嚴寒等自然條件均可由圈舍調節,很少受地區氣候因素的影響。小尾寒羊在全國各地都能飼養,北至黑龍江及內蒙古,南至貴州和云南,均能正常生長、發育、繁衍。凡是不違背小尾寒羊特殊的生活習性的地區,飼養均獲得成功。
(一)品種特性
1.原產地
小尾寒羊原產于山東省西南部的梁山、鄆城、嘉祥、東平、鄄城、汶上、巨野、陽谷等縣,
2.外貌特征
體格高大,體軀勻稱、呈圓筒形,頭大小適中,頭頸結合良好。眼大有神,嘴頭齊,鼻大且鼻梁隆起,耳中等大小,。頭部有黑色或褐色斑。公羊頭大頸粗,有螺旋形大角,角形端正;母羊頭小頸長,無角或有小角。四肢高,健壯端正,脂尾呈圓扇形,尾尖上翻內扣,尾長不超過飛節。公羊睪丸大小適中,發育良好,附睪明顯。母羊發育良好,皮薄毛稀,彈性適中,分布均勻,大小適中,泌乳力好。被毛白色,毛股清晰,花穗明顯。被毛可分為裘皮型、細毛型和粗毛型三類,裘皮型毛股清晰、彎曲明顯;細毛型毛細密,彎曲小;粗毛型毛粗,彎曲大。
(2)產肉性能 6月齡公羊屠宰率在47 %以上,凈肉率在37 %以上。
(3)繁殖性能 公母羊初情期5月齡~6月齡,公羊初次配種時間為7.5月齡~8月齡,母羊初次配種時間為6月齡~7月齡。公羊每次量1.5毫升以上,密度2.5×109個以上,活力0.7以上。母羊周期17天~18天,期143天±3天。母羊常年,春秋季較為集中。初產母羊產羔率200 %以上,經產母羊250 %以上。
(4)毛皮品質 裘皮皮板輕薄,花穗明顯,花案美觀;板皮質地堅韌、彈性好,適宜制裘制革。
(5)產毛性能 成年公羊年剪毛量4千克,母羊2千克以上;凈毛率在60以上;被毛白色,異質毛,有少量毛。
三、備注
小尾寒羊肉用性能優良,早期生長發育快,成熟早,易肥育,適于早期屠宰,因此小尾寒羊的主要用途是純種繁育進行肉羊生產或作為羔羊肉生產雜交的優良母本素材與杜泊綿羊雜交改良效益高。
小尾寒羊的雙羔或多羔特性具有遺傳性,在選留種公母羊時,其上代公母羊最好是從一胎雙羔以上的后備羊群中選出。這些具有良好遺傳基礎的公母羊留作種用,能在飼養中充分發揮其遺傳潛能,提高母羊一胎多羔的幾率。
小尾寒羊產雙羔較少,一般只見于初產羊,而3-4只的比例較高。母羊一生中以3~4歲時繁殖率最強,繁殖年限一般為8年。合理調整羊群結構,有計劃地補充青年母羊,適當增加3~4歲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及時發現并淘汰老、弱或繁殖力低下的母羊,以提高羊群的整體繁殖率。